卷十一 灯烛
周时以薪为烛
《礼·少仪》:“执烛抱燋。”注:“未爇曰燋。”又,《周礼·春官·菙氏》:“掌共燋契,以待卜事。”注:“杜子春读燋为薪樵之樵。”是燋者,樵也,薪也。薪之燃甚速,故亲执其既燃者,复抱未燃者,以待续爇。又,《毛诗·巷伯》传云:“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,邻之嫠妇又独处于室。夜暴风雨至而室坏,妇人趋而至。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,放乎旦而蒸尽,缩屋而继之。”按:蒸者,细薪也;缩,束也。言蒸尽,束屋上茅燃之。又,《周礼》:“司煊庭燎。”疏云:“若人所执之烛,以荆燋为之。”是皆以薪为烛之确证也。
故古亦谓烛为火
《左传》:“饮桓公酒乐,公曰:‘以火继之。’”又,《哀十六年》:“良夫代执火者而言。”《晏子春秋》:“晏子饮景公酒。日暮,公呼具火。”《史记·孟尝君传》:“夜食,有一人蔽火光。”火者,即烛也。因燃薪为烛,其光甚大,故亦谓曰火。汉魏以后,始以灯烛为照夜之专名,凡在屋内者,无曰火矣。
古学校弟子执烛之详情
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昏将举火,执烛隅坐。错总注:烛束。之法,横于坐所,栉依《礼记》郑注,当为“暨”。之远近,乃承厥火。注:栉谓烛尽。尽,烬同。言察其烬之远近,以薪续其火也。居句如矩,蒸间容蒸,燃者处下,注:蒸,细薪。捧椀以为绪。注:烛烬,椀贮绪。右手执烛,左手正栉。有堕代烛,交坐毋背尊者,乃取厥栉,遂出是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