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/10. 惠勒的通俗化改编不失为一种遗憾,电影开头就点出捕蝶人的主要意象,弗莱迪追捕蝴蝶的段落紧接透过旅行车的视点跟踪米兰达,用蝴蝶和米兰达的共同点表现她们都是收藏的牺牲品,至于原著由第一幕弗莱迪的自白转为第二幕米兰达的日记,记载了他正常外表下长不大的欲望,对其疯狂心理的批判反击了自白的浪漫史,电影则用弗莱迪阅读[麦田守望者]. 但没读过原著的观众应该看得挺过瘾,随着餐盘端出、门的开和锁、隐蔽的暗道和洗浴漫出的水,小场景中所有事物充分配合了情节出人意料的发展. 6/10. 德夫达斯见阔别十年的心上人是一个重要情节,这场戏将露天院子周围的花色玻璃和月光完美结合,烛光投射在睡梦中帕罗的美颜,德夫达斯的手触碰灯芯,在动作软缓的摇移镜头下,这盏爱恋之灯历久弥深. 婚俗和官妓文化的刻画突出贵族式华丽,帕罗穿镀金的红色沙丽、额头点吉祥痣、手部涂花纹,亲友不断向新人泼大米,婚棚中间新郎新娘祭火神,喜庆的仪式反衬出帕罗为了生存向种族制度的无奈妥协,妓院则透过水晶烛台、庭院喷泉、波斯地毯和拱门强调奢华,名妓的歌舞用脚铃、旋转等视觉符号得到强化,在这宛如天堂的奢华也掩饰不了种姓制度的残酷,与帕罗. 妥协与自毁最生动的诠释在结尾,大树下弥留之际的德夫达斯感应帕罗的前来,大门阻隔了两人最后的团聚,充满了愤怒的苦诉.